留言表

光大学校学生情况采集表

注:*为必填项

*学生信息

户籍

*教育背景

父母/监护人信息

父亲

母亲

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我们的?

0316-5899988
德语方向

【强势围观】2019届学子德国游学日记——看见不一样的德国(下)

发布时间:2019-09-20 12:02:23 浏览:151

光大学校


德国游记是不是太精彩了,是不是意犹未尽呢?那我们现在继续看下篇!


       同学们已经在德国玩了几天,放松身心之后,终于迎来了本次游学最主要的目的——体验当地中学的课程。


       同学们回到汉诺威CFG高中和住家小伙伴们一起上学。我们这次的“游学之旅”是真正的“游”➕“学”。我们不单会参观德国的一些著名城市和景点,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德国家庭,进入德国学校。感受德国人的生活,体验真正的德国课堂。


      所以此次行程同学们并没有住到酒店里,而是住到德国小伙伴的家中两周。在这两周的时间里,他们和小伙伴同吃同住,受到德国小伙伴父母的照顾,参加家庭聚会,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


      迄今为止,短短几日,同学们已经参加了生日聚会,篮球比赛,足球比赛,家庭外出游览等等活动。这种和普通家庭的近距离接触,大大增加了他们对德国的感性认识。

德语,从课本里一个个枯燥的单词变成了自己口中一个个生动的句子:“我们去打球吧!”“我们去商场吧。”“我想吃肉。”短短几天里,每个人的口语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

       同学们和小伙伴走进课堂,我也碰巧参与了一堂10年级的“政治与经济”课。郑同学和他的小伙伴Thomas,还有同班的两个同学正在学校食堂门口讨论一个问题:“在所有的政府职能中,那项是最重要的?那项是最不重要的?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这个成年人都从来没有考虑过。小伙伴们讨论得有声有色,他们一致认为“教育”是最重要的政府职能。—很好理解,因为他们都是孩子,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切身相关的事情。对于哪个最不重要,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统一不了意见。我问他们有没有标准答案。他们说没有。只要有理有据,老师都会给高分。


       中午校长亲自给来自中国的同学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欢迎仪式。校长说去过北京,上海,西安等中国大城市,对于中国的印象是既古老又现代。


       他称赞了同学们的德语水平,并直接用德语和大家交流。在互动环节大家都非常开心。校长问了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德国,对德国学校有何感想,已经去了那些地方参观等问题,同学们都用德语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当校长问到大家喜不喜欢吃德餐的时候。一个同学说不喜欢吃面包,又有一个同学说不喜欢吃黄油。这时校长的露出了尴尬的微笑。因为这两样东西是德国餐桌上必不可少,缺了他们德国人真的没法想象怎样吃饭了!

       放学后同学们对今日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普遍反应数学课完全没问题可以听懂,但是其他文科科目真的像听天书一样。


      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看到困难才能有方向。明天学习还会继续,期待同学们更优秀的表现!

(PS:打算留德的小伙伴最好选择理科哦!如果考虑文科,那可真的要好好学学德语了呢!)


【德国的公共交通】

在德国的几日往来出行坐的最多的就是公共交通工具,所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国的公交系统。


汉诺威

在西方国家里,德国的公交系统是比较出色的。虽然汽车是德国的支柱产业,但是德国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

我们这次游学的城市是下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人口51万,在德国算中型城市。

汉诺威市有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搭配公共汽车,人们基本上半个小时之内能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汉诺威的地铁有点像北京地铁5号线,在市郊是在地面上行驶的城铁,在市中心钻入地下。德国的地铁和公共汽车都有时刻表,所以出门之前可以把自己的出行计划精确到分钟。

       地铁和公交车票价也有点小贵,起价1.6欧元,只能最多坐五站。普通票2.8欧元可以坐一条路线,不限换乘。还有5.6欧元的全天票。

      当然对于大学生来讲,就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了。在乘车上学生还是有很大优惠的。半年一百多欧元的注册费可以无限制地坐车,还可以坐短途小火车到周边城市。


       地铁进站没有安检,站台上也没有安全门。但是好处是没有像北京一样的早晚高峰,站台上不拥挤。

       德国人是真的很爱骑自行车。基本每条街道人行道旁边都有自行车道。他们骑得还挺快的。走在人行道上旁边的自行车蹭蹭地过去,还真得注意安全。

      总体来说,德国小城基本上家家都有车,公共交通系统又很发达。“衣食住行”中的“行”算是解决的很完美的一项。


【德国的日常礼仪】

       同学们出国留学,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吸收当地的文化,和当地人民融为一体。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出国后很寂寞无聊,和德国人的接触也不多。在国外很长时间了,语言能力提高的也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不能一概而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汉诺威著名华人企业家曹女士为我们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又实际的西方礼仪课。

       首先,“礼仪”不是“假客气”,“礼仪”是对人的善意的外在表达形式。

       上课开始,曹女士就“批评”了一下我们学生。“已经认识好几天了,为什么没有同学跟我打招呼?”说“曹老师早上好!”至少说一个“hallo”。

      “打招呼“这件事看似小事,却很容易引起外国人的误解。我们很多中国孩子比较“腼腆怕生”,不习惯和自己同学朋友之外的人打招呼。但是德国人的看法是,既然我们认识,打招呼是基本的礼貌,你不跟我打招呼就说明你不喜欢我,对我有看法。渐渐地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生疏。

       接下来曹女士还讲了去餐馆吃饭的礼仪,德国人“女士优先”的理念贯穿整个日常生活,如果同去餐馆吃饭的人有男有女的话,男士拉门,帮女士调整座椅位置等事情都是“义务”。

        她还讲了一个有趣的“规则”:如果女士脱大衣的时候背对着男士,那就意味着她默许这位男士帮她脱大衣,并挂好。同时也说明她对这位男士有好感。如果她是面对着男士,那么这位男士绝不允许上手帮女士脱大衣

       与绅士相对应的是淑女,受到男士们如此照顾的女性也不能“恃宠而骄”,要处处合乎礼仪,谦虚有礼貌。比方说男士帮着女士摆好椅子落座后,女士即使觉得椅子位置不舒服也绝对不能再去自己调整了。因为这样就代表着对男士劳动的不尊重。

       除了在餐馆吃饭,如果被邀请到德国人家里吃饭,那么这也是德国人接受你进入他们“朋友圈”的表现。去之前应该做好功课,小礼物最好带一个,但是不需要太贵,表示心意就好。更重要的是提前了解一下其他客人的职业和背景,以便在聊天环节(small talk)和别人有的可聊,不至于冷场。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好累啊。其实吃饭这个事在任何国家都不是吃饭本身。人们通过这种形式结识了解,有的人就会真的成为好朋友。跟我们中国的“酒桌文化”比起来这种也就不算什么了。

       最后,曹老师还给我们普及了一下吃西餐刀叉,纸巾的用法以及吃饭时的仪态问题。

        最后,曹女士邀请所有同学去餐馆吃牛排。大家要在实践中作小绅士,小淑女。

       同学们这顿饭吃得非常开心,对自己将来在德国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感谢曹女士组织这么好的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随时给同学们介绍德国朋友,但是熟知了这些礼仪规则和交往之道以后,不愁找不到当地的好朋友。

       好了,本期的德国游记就到这里结束了。是不是很想去德国旅游一番呢?或者以后想去德国留学和工作。那么,可以考虑一下我们的高中德国班哦!


详细请咨询

宋老师 :  15210738029          陈老师:18811344170

许老师:   13810765360          丁老师:13811028253


光大学校

扫码关注我们

教育咨询热线:0316-5899988

课程顾问热线: 

董老师:17319127685

丁老师:18932604679

柴老师:18034265209

赵老师:17358765025

于老师:18103165099


学校地址:

地址:燕郊高新区燕灵路236号(三河二中西门对面)

地址:燕郊高新区海油大街30号(方舟广场往东400米路南)